师资队伍

教师名录

杨启

船舶与海洋工程系

办公电话:021-34206703
传真:021-34206701
电子邮件:yangqi110@sjtu.edu.cn
通讯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上海交大木兰船建大楼A605

杨启,男,1967年生,工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交大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船舶与海洋工程施工装备理论研究、水下工程等方向。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不同的施工环境条件和施工工艺方法,建立了在复杂海洋环境条件下船舶与海洋工程施工装备环境载荷和施工载荷的计算分析方法和结构动力响应评估方法。(2)开展大型疏浚装备关键技术研究,解决了疏浚装备的性能、外载荷和结构强度的计算方法,实现了大型绞吸挖泥船国产化。(3)水下工程研究,研究ROV、水下滑翔机等水下智能装备,同时开展饱和潜水技术、水下切割技术等水下作业技术研究。
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交通部等国家重大专项等十余项,主持或参加各类科研项目近百项。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水运工业建设科技二等奖1项,国家航海学会科技进步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4项,申请和授权的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4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近80篇。

1.船舶与海洋工程施工装备
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与施工载荷研究
船舶与海洋工程施工装备设计
船舶与海洋工程施工装备研究开发
水下工程与水下安全
2.Ship and Ocean’s Equipment
船舶与海洋工程甲板机械研究
船舶与海洋工程舾装设备研究

目前担任:
中国海洋船标准化委员会委员;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设计学术委员会内河学组委员
中国造船学会力学委员会工艺力学学组委员
中国疏浚学会委员
中国国际高性能船学术报告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疏浚》、《船海工程》等杂志编委。

近几年来主要负责完成的项目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岩石疏浚切削机理研究与实验”;(2012年~2015年)
交通部重点项目:“三峡库围整治专用绞吸挖泥船设计研究”;(2010年~2013年)
工信部船舶计划项目“5000kW绞刀功率的绞吸挖泥船设计研究”;(2012年~2014年)
工信部高技术船舶计划项目“200方抓斗船研制”;(2013年~2015年)
工信部高技术海洋工程装备计划项目“深海轻型J型铺管系统研制”;(2013年~2015年)
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新一代大型绞吸挖泥船研究开发”等一系列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项目;(2011年~2013年)
国家经贸委:超大型船舶进出坞和码头系泊的理论和试验研究;(2001年~2003年)
国家经贸委:船坞半串联造船法尾总段移位再定位问题研究。(2001年~2003年)
同时还有大量工程应用项目研究开发:
“软体排敷设工程船设计与研究”;
“大型开体泥驳设计研究”;
“航工平1抛石整平平台设计研究”;
“新型多功能半潜式平台研究”;
“洋山1号多功能船设计研究”
50多艘不同型号的“大型绞吸式挖泥船设计研究”等。
参加了一系列肋骨冷弯机研究设计。

发表的各类学术论文近80篇。

1. 本科教学
船舶设备
工程船设计基础
工程导论

2. 研究生教学
船舶制造工艺力学

申请和授权的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4项

1.《三峡库尾航道维护2000方时自航绞研制与应用》中国水运建设学会部二等奖(2),2014年
2.《自升式大桩靴施工平台设计技术研究》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2007年
3.《大型绞吸挖泥船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2010年
4.《新215绞吸挖泥船研制》中国航海科技三等奖(4)2010年
5.《配合国家发展战略,依托科研基地和学科平台,培养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人才》上海市教学成果三等奖(2)2008年
6.《船舶与海洋工程立体化实践教学改革》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2014年
7.《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工科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0)2014年
8. 上海“育才奖”,个人奖,2012年
9.《船舶建造工艺学》,交通部“九五优秀教材奖”,(3)2002年

版权所有 © 2014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沪交ICP备05053   流量统计

Baidu
map